感恩 師父把我找回來

我精神變好,粗心個性變細膩,冷漠心變柔軟

(彰化)賴韋志

2016-04-14


打從高中開始,我對於人生為何而來感到很好奇,總覺得人的生老病死似乎有著一定的規則。如果人死後一切都化為烏有,那麼我現在也沒什麼好留戀的。因而人生觀變得頹廢消極,所有事物都可有可無。曾經閱讀哲學家對人生所做的各種解讀,並試圖從字裡行間去窺探人生的秘密,卻找不到滿意的答案﹔也參加過基督教的活動,但是感覺到自己和教會的人似乎有一層隔閡,也無法敞開心門,相處之間有點彆扭。
 
  就讀大四時,朋友孟憲師兄跟我分享邀約。當時師兄講了許多佛理我聽得一頭霧水,但是他說:『在 師父座下,你可以找到人生的答案。』這一點很吸引我,所以就入門了。一開始不明白禪行的意義,參加禪行活動時,心態上像是在參加社團活動,自己彷彿是個置身其外的旁觀者,沒有真的把心門打開,還是很容易陷入自己的情緒裡無法自拔。後來覺得這樣的修行很不切實際,也沒有什麼改變,想要依自己的想法去體會現實生活,所以入門半年後就退轉了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 
  兩年後,初入社會的我獨自到台北工作,生活像齒輪般的循環轉動,在工作中找不到成就感,下班回到宿舍就覺得疲累,沒有聊天講話的對象。有一次放假時突然有種強烈的孤獨感,雖然這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,卻又飄渺不定掌控不住,感覺心裡空虛而惶惶不安。
 
  感恩 師父再度把我找回來!感恩婷筠師姐的邀約。再次入門的隔天,上班時,感覺到心裡無比的安定。原本急性子的我,遇到紅綠燈等太久就會很煩躁,騎機車看到不遵守規則的車輛,也會在心裡嘀咕,但在入門後竟然能平靜的面對這些事情。下班回到家也不再疲憊得倒頭就睡,精神變充沛了。雖然輾轉換了好幾份工作,但在工作和學習的過程中,做事粗枝大葉的個性變得細膩,而且好幾次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,都能圓滿收場。同事也說以前我外表看起來酷酷的,樣子有點像壞人,現在卻感覺到我的身邊有一股平靜自在的氛圍。那是因為再入門後,經常到精舍參與共心組聚,從原本講話卡卡的到現在能自然而然的分享自己的想法。同時也不會對周遭的人事物漠不關心,漸漸的敞開心門試著關心身邊的人,不以自我為中心,與他人真心互動的感覺很棒。 
 
  一開始對於接引利他有很多的擔心,像是怕朋友覺得自己很奇怪,或是怕被拒絕等等,甚至覺得有壓力。但 師父開示接引利他功德最大,而且是依教奉行四件事中唯一利他的一項,因此我也勉為其難的照做。從關心親友開始,練習分享自己的禪行體悟,也請師兄姐一起陪同。在邀約分享的過程中體悟到:『接引最重要的不是親友會不會來,而是在過程中是否與 師父印心。』每一次分享都是成功的,身旁的親友佛緣俱足自然就會入門,但前提是自身願意慈悲開口邀約分享,為這些親友搭起遇明師的橋樑。
 
  在師兄姐的邀約下,加入了法會護持團隊,一開始是抱持著回饋的心態,不久,才了解護持不僅能融入精舍,還能夠補行功德,也能從中覺知自己的習氣。在護持化妝室清潔時,感受到每位師兄姐的認真與細心,學習到愈是角落愈要重視小細節。而在護持引導組的時候,體悟到簡單的任務中卻有大學問,例如:在同一時間內湧入很多同修時不能手足無措,要冷靜並迅速引導才能讓動線順暢;面對同修因不了解狀況而有所抱怨時,能和顏悅色、耐心的說明,讓法會能順利而圓滿。每一次的護持無論做的好或不好,都在學習將自己交付給 師父,不能單靠自己的想法來護持。透過一次次的歷練,發現獲得最多的是自己,不僅突破隨機應變的能力,也提升溝通的技巧。感恩 師父在弟子不足時給予行的機會,也期許自己能更珍惜每一次護持的機會。
 
  感恩 師父的慈悲,成立地方精舍讓同修們減少距離的障礙,能夠到就近的精舍好好的依教奉行。記得有一次在禪行教導會上聽到老師說:『當年釋迦牟尼佛在化緣的時候,不會只在同一家化緣,為的就是讓大家都有被播佛種、護持明師的機會。當我開始護持弘法護持金之後,內心非常的法喜。因為護持精舍才能夠讓更多同修留下來禪行,也是護持一位人身法船還健在的住世佛弘法,是無量的功德呀!
 
  在禪行的過程中,讓我明白真正的自己是靈性,且人生不是只為了生老病死,而是珍惜機會追隨大成就明師禪行。今生我有幸已成為大成就明師的弟子,佛弟子賴韋志誓願追隨 妙禪師父,直至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利益十方眾生!
 
以上心得分享見證皆為真誠屬實,若有不實,願自負責任!
 
 
佛弟子以上心得分享見證為真誠屬實,若有不實,願自負責任!佛弟子願無條件提供佛教如來宗及同修弘法利益眾生使用。